首页 > 钻石头条 > 人工培育钻石被行业踢出局?未来的竞争对手会是水晶吗?
2020
10-23

人工培育钻石被行业踢出局?未来的竞争对手会是水晶吗?

专利权:培育钻石行业面临的一场“硬仗”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实验室培育钻石(Laboratory Grown Diamond)最近两年越来越热。自从2018年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市场份额一日千里。预计今年培育钻石在钻石行业的占比可以达到3%,2030年预计达到10%左右。 培育钻石是一种高科技产品,需要用到大量的技术。无论是HPHT(高压

前几年,关于培育钻石(Laboratory Grown Diamond)的问题,无论是业内还是消费者之间,都有一种争论:这到底是不是钻石?

经过一段时间的普及,大家逐渐理解了:

培育钻石,是钻石,只不过来源不同。和天然钻石这种矿物相比,培育钻石是在实验室里通过科技手段培育出来的产品。

但是很多公司和组织(想想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非常优秀的观点:为了消费者利益着想,必须严格区分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这两种产品。

确实,有不少商家为了牟利,正在把培育钻石混在天然钻石里一起卖高价。所以这种号召是很正确的。

一场轰轰烈烈的隐形“运动”于2018年开始了。

戴比尔斯推出了培育钻石品牌Lightbox,以800美元/克拉的低价,将培育钻石的零售价直接打到了天然钻石的1/10左右。

相比类似Diamond Foundry(也就是现在VRAI)提出的听上去高大上的“道德观念”,价格,更能撼动消费者的内心。

深谙市场之道的戴比尔斯,通过价格的定位,将培育钻石推到了与天然钻石截然不同的一面。

随后出现了更加戏剧化的过程:

2018年7月份,美国联邦贸易协会(FTC)发布了新的蓝皮书,将“天然”(natural)这个词从“钻石”(diamond)的定义中除去了。这就意味着,钻石不仅仅指天然钻石,还包括了其他钻石。这个“其他”,显然指的就是“培育钻石”。

但是事情没那么简单。

同年10月,世界珠宝联盟(CIBJO)立刻发布了回应,针对FTC的做法提出了异议,并表示“天然”一词不能从“钻石”的定义中除去。CIBJO的来头很大。在2006年,CIBJO成为了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珠宝行业唯一的官方顾问组织。

这还没完。

到了2019年,CIBJO成立了培育钻石委员会(lab-grown diamond committee),开始为行业制定标准。

2019年末,戴比尔斯发布了《培育钻石指引》将培育钻石定义为“人造的产品”,且没有像天然钻石一样的“传承性、天然性特征以及持续的价值”。

2020年9月,ISO(国际标准组织)发布了编号为24016的文件,将“钻石”(diamond)一词的定义为“天然矿物”(natural mineral)。

2020年10月13日,CIBJO推出了新版《培育钻石指引》,直接呼应了ISO 24016的定义,明确表示:培育钻石不适合分级,因为培育钻石不具有天然钻石的稀缺性。

也就在同一天,全世界最著名的钻石鉴定组织GIA(美国宝石学会)发布了新版的《培育钻石证书》,虽然采用4C标准阐述了培育钻石的颜色和净度,但并没有用“分级报告”(grading report),而是用了“钻石报告”(diamond report)。更重要的是,在GIA的官方文件中,针对培育钻石的一律使用“产品说明”(specification)这个字眼。相比之下,针对天然钻石的却是“分级”(grading)。

这么一来,基本上业内对于培育钻石的“性质”问题已经有了定论:

钻石 = 天然钻石

培育钻石 = 培育钻石

所以,在经过长达三年的“斗争”之后,培育钻石这种科技产品,从定义上被排除在了“钻石”之外——虽然它的内部结构和钻石一模一样。

我们来解读这条价值千万的钻石项链

日内瓦苏富比“瑰丽珠宝及贵族珠宝拍卖会”的消息传开后,人们开始纷纷关注那些估价特别高的产品。其中有一条非常特别的钻石项链,出自著名的Harry Winston之手,估价高达137.5万瑞郎(约合1000万人民币)。 我们来看一下这条项链的整体,似乎在造型上没有太

除了定义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价格。

培育钻石在刚刚诞生的初期,价格其实是不低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进入者的增加,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之间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当时戴比尔斯提出800美元/克拉的时候,其实就是给行业立了一个“标杆”。

商家纷纷降价,消费者大呼过瘾。

关于价格差的问题,包括 Paul Zimnisky在内的知名观察家和分析师都写过文献。

这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在“定义”和“价格”这两项上,培育钻石都已经被“踢出”了钻石的范畴,它还是真正意义上的钻石吗?用它做的产品,还算是珠宝吗?

培育钻石,很有可能会在“饰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么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或坏事,只是客观的趋势。

假如培育钻石进入了“饰品”领域之后,会面临哪些产品的竞争呢?水晶、人工宝石、莫桑石等等。

在这些产品面前,培育钻石还有优势么?很难了。因为人家的市场已经很稳,价格也很低(或者很乱)。这对于培育钻石而言,相比之前从天然钻石手中“抢饭吃”,日子会难过很多。

你还有优势吗?以前你可以说自己“是钻石,而且便宜”,现在呢?将来呢?

培育钻石原本是有“钻石”这个字眼作为背书的。只不过,在“钻石=天然钻石”的概念宣传了十年之后,这个“字眼”还重要吗?

现在培育钻石的年销售总额大概是整个钻石行业的3%左右,2030年预计会达到10%。

不过,如果2030年培育钻石已经从意识形态上完全脱离了钻石领域呢?这个10%还有什么意义?

甚至,还存在对比么?人家可能都不会放到一起作比较。

这么一分析,情况是不是就变得很有趣了:一个原本以“钻石”为对标的科技产品,在经过三年的磨合之后,从定义上被排除到了“钻石”之外,并且价格趋势也越来越趋近“非钻石类”产品。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这三年里,很多从业者还是图样图森破了。

十年之后,当人们提起培育钻石的时候,在头脑中立刻拿来和它作比较的,不会是钻石,会是水晶、锆石、莫桑石。

真的会这样吗?

这个问题,还是等到十年之后再回答比较好。

我们不妄断未来,一切交给市场来决定吧。


Diamond Spectator

本文源自头条号:钻石观察 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0分的钻石回收多少钱?哪些因素会影响钻石回收价?

  因坚硬性使得它不易磨损,即使长时间佩戴完整度还是能保持的,如果平时勤保养的话,钻石还是很新的,并且钻石品质好的话在回收时价格是很高的。   哪些因素会影响钻石回收价?钻石回收主要是看钻石的品质,钻石的品质主要的参考钻石的4c,钻石的4c包括钻

作者:钻石人生
钻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