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无人能证,这颗数学王冠上的钻石你想拿吗?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742年6月7日,在哥德巴赫写给欧拉的信里,提出了哥德巴赫猜想。图/Wikipedia 哥德巴赫的“1+1”,证明起来怎么就那么难? 1742年6月7日,莫斯科,一位年过半百的俄国外交部职员,给远在柏林的数学家朋友欧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这名职员讲述了一个自己无
说起我国的优良传统,老叶觉得莫过于拾金不昧、诚实守信,这也是孩子们在步入小学时首先要学的一课。老叶今天要讲的是一位来自山东临沭的普通女孩魏振芳的故事,当年她捡到的可不是普通钱财,而是一枚不亚于鸽子蛋大的巨大钻石!

故事要从1977年12月21日那天说起,那时还是大集体时期,魏振芳和往常一样,同生产队的女队员一块干活。大家都干完手上的活回家了,此时魏振芳也忙完准备回家,此时她赫然发现旁边那块地里竟还有一片杂草,心善的她扛起锄头就把那片草除掉了。

可这一锄头下去,却挖到了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这东西还好看的不得了,竟有鸽子蛋那般大!她虽然没有文化,但直觉这是个好东西,便带回家想请教她父亲为何物。父亲仔细一看,不得了,这竟然是一枚钻石!要知道即便是在那个年代,钻石也是个罕见的东西啊!

父亲认出是钻石后其神情却变了,出奇的冷静。一袋烟过后,她父亲讲起了一件40年前的旧事,那时有个叫罗佃邦的老人也是在农田里捡到一颗大钻石,后来这事给他在上海做生意的老乡知晓了,那位老乡愿意用一辆车、2头牛和40亩田地来换,可却被贪心的罗佃邦拒绝了,他想自己收藏起来。

可这消息却被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开来,这钻石也被不怀好意之人盯上了,第一个便是朱英三和朱喜品。他们合伙将罗佃邦绑架,并让他家人以钻石来换。虽然罗家人确实用钻石换人了,可朱姓俩人却残忍的将这一家七口杀害了!
当年捡到价值10亿钻石的女孩,现在过的如何了...
1977年12月21日,对于山东省临沭县华侨乡常林村21岁的姑娘魏振芳来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她捡到了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颗天然钻石——常林钻石,重158.786克拉,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银行。 就是 根据当时的钻石价格来算,这颗钻石价值也至少在10亿

事情到这里并未结束,这俩人被当时的警察局局长李学检除掉,并抢走了那枚钻石。再后来这李学检又被日本宪兵队带走,至此这枚金鸡钻石就没有了下落。一枚钻石引发了多少条命案啊!所以这魏父也很怕引来是非!几经权衡后,魏父决定将钻石上交国家。便带着女儿亲自上京,将钻石交给领导人。这事在公社引起了重视,派了几名精壮男子保护父女俩人及钻石,陪同他们去北京!

那枚钻石被安全上交了,父女俩人的心理负担也随之放下。经过专家检验,这枚钻石重达158.786克拉,堪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而且其价值远超过10个亿!领导还亲自给它取了个名——“常林钻石”。与此同时魏振芳的名字响彻全国,家喻户晓。

大家纷纷向她学习,那种拾金不昧的精神成了全国的榜样,国家也对她进行了表彰。魏振芳首先想到就是队里太穷了,连辆拖拉机都没有。领导被她这种淳朴的思想给逗乐了,但还是决定奖励她3000元奖金,在那个年代这无疑是笔巨款!此外还将她的户口变成了非农业户口,给了她一份正式工作,当然大队所需的拖拉机也奖励到了。

如今40几年过去了,魏振芳已经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了,那她是否后悔过将10亿多的钻戒上交呢?她笑着摇摇头,并表示上交给国家让她心安!这样的大彻大悟,老叶觉得很难有人会做的这般坦然,毕竟每个人都有着一夜暴富的梦想啊。可换个角度想想拾金不昧、诚实守信,正是我们一开始学的优良传统啊!
本文源自头条号:老叶聊收藏 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十亿美元钻石因疫情积压
据彭博社消息,全球最大钻石开采公司戴比尔斯自2月以来没有出售任何毛坯钻石。根据咨询公司Gemdax的数据,最大五个钻石生产商的库存可能超过35亿美元,到年底可能达到45亿美元,约占钻石原石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时尚无国界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70799.cn/?id=904
- 转载请注明: 钻石人生 于 99钻石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