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博士讲钻石:培育钻石业界应成立培育钻石联盟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1、培育钻石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方:由苑执中博士主持的河南国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培育钻石联盟的英文名字:Grown Diamond Union,简称GDU。 联盟目的:联盟有成熟的CVD首饰及工业培育钻石生长设备、生长技术、工厂自动化管理技术,可以协助加入方建
钻石首饰大家都以为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至于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大家最有印象的应该是伴随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话,也就是近现代的时间。太多的古装剧中都是以黄金玉石首饰为定情信物。别以为中国古代的戒指都是黄金的,早在1700年前的东晋时期就有钻戒了呢。

一、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钻戒
这枚钻石戒指是出土文物,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钻戒。在南京市鼓楼区象山东晋王氏家族墓葬出土,现被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如果有机会去博物馆参观一定要去看看,且拍个照,让它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也能成为“网红”。

二、钻石又名金刚石
熟悉钻石的朋友都知道钻石又名金刚石,是宝石中最坚硬的,硬度为10。而在《本草纲目》引《十洲记》提到:“西海流砂有昆吾石, 治之作剑如铁,光明如水精,割玉如泥,此亦金刚之大者。”这是记录的有关于钻石的内容。也进一步说明了古人其实对于金刚石是有认知的,尤其是对于金刚石的晶形、硬度、透明度、颜色等物理性状是基本清楚的。

三、金刚石戒指的主人是王廙
根据现有的资料加上出土文物的判断,考古学家推测这枚金刚石戒指的主人是:东晋琅琊王氏家族成员王廙。虽然这枚戒指的主人并非帝王,但是在古代他的身份也是很尊贵的深得皇室信任。要知道琅琊王氏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鼎盛于魏晋时期,史称“王与马,共天下”。

在《二十四史》中所记载,从东汉开始直到明清这1700多年间,琅琊王氏培养出了以王吉、王导、王羲之、王元姫等名人为代表的35个宰相、36个皇后和36个驸马和186位文人名仕。真是赫赫有名的簪缨世家。

钻石的艳丽
钻石的光彩是无与伦比的,在很多人眼中钻石是最罕见、昂贵的宝石。大部分的钻石是无色的,但有极少数的钻石呈透明色彩,这些有颜色的钻石被称为彩钻。彩钻的成因是无色钻石内的微粒起变化而产生颜色,颜色越罕有,彩钻价值越高。高品质的彩钻可遇而不可求,往往被视
四、戒指遗憾地被确认为舶来品
与这枚戒指一起出土的还有两只来自于罗马的玻璃杯,根据戒指的造型及一些资料来分析,很遗憾地将这枚戒指确定为舶来品。虽然中国的山东也有钻石矿,不过对于钻石开采的历史和作为珠宝首饰的运用历史明显没有靠前。只是一些资料明确地记载我国早期的金刚石是来自于印度的,而古印度在钻石首饰的制作上历史悠久,因此推测这件金刚石金指环可能是西晋年间自西域流入中国的饰品。

这枚戒指背后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不知道是否也有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但是这枚戒指确实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戒指上的痕迹也在诉说着它的不平凡,一只漂洋过海不远千里而来的戒指必然有很多与之相关的故事。

五、戒指款式经典
这枚戒指的指环是金质的,呈扁圆形,素面设计,无纹,在指环上焊接方形斗。所以从侧面角度更容易发现金刚石的存在,镶嵌在斗内的金刚石为半个八面体,直径1.5毫米。钻石打磨得比较粗糙,不过还是能感受到与戒指材质的明显不同,果然是金刚石看起来更坚硬。戒指的设计非常经典,今天看来依然觉得很前卫。

六、戒指作为当时中外贸易交往的重要实物
金银指环出现在贵族墓葬之中是比较常见的,但是镶嵌金刚石的戒指目前为止只发现这一例,所以这是在我国发现出土最早的钻石戒指。在东晋时期这样的金刚石戒指是非常贵重的,这枚小小的戒指反映了当时对外贸易往来的状况,可以作为当时中外贸易交往的重要实物。

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可以看到1700多年前的钻石戒指,原来长这样,它虽然不是很华丽,但是很实用,作为如此特别的戒指肯定深受主人的喜爱,所以主人在世的时候经常佩戴,陪伴主人走过戎马一生,在主人去世之后静静地伴随主人躺着,这一趟又是数千年历史。
本文来自于珠宝鉴定师媛媛的原创,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源自头条号:珠宝鉴定师媛媛 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钻石是真爱永恒的象征?
钻石被视作承诺爱情、信守婚姻永固的代表,源于一个浪漫的传说。相传1477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为得到法国公主玛丽的爱,召集了很多谋士谋划,因为玛丽太漂亮,追求的王公贵族不计其数。最后有人提议,钻戒象征坚贞永恒的爱情,在公主的手指上戴上钻戒便可得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70799.cn/?id=2423
- 转载请注明: 钻石人生 于 99钻石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