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钻石头条 > 手游虚拟“钻石”被低价贩售,竟是游戏公司主管所为
2020
09-11

手游虚拟“钻石”被低价贩售,竟是游戏公司主管所为

被农家女孩在农田发现的,价值十亿的常林钻石是如何形成的?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977年,一个21岁农家女孩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和价值10亿的宝石联系到一起。当时民风淳朴的山东临沂农村还是公社集体劳动,这一年初冬的一天,常林一个农家姑娘名字叫做魏振芳,像往常一样,和同伴去地里干活翻整土地。 老话说的好“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

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邱恒元 记者 袁玮)随着手机游戏的风靡,玩家开始逐渐通过购买虚拟货币以获得更好游戏体验,许多游戏公司也以此作为主要盈利手段。可是,就有不法分子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出售虚拟货币牟利。经徐汇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日前徐汇区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处被告人崔某有期徒刑5年3个月,并处没收财产10万元。

图片来源:东方IC

“我这里有便宜的‘钻石’卖,5000元就能买到24万‘钻石’,有要的吗?”2019年2月开始,类似信息开始频繁流传于某手游的玩家群体中。“钻石”是该手游中需要通过充值才能获得的虚拟货币,可以用来购买游戏VIP特殊服务。正常情况下,需要约28000元才能买到24万“钻石”。那么,这么便宜的“钻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018年9月,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运营一款名为***的手游(代号),由主管崔某负责。作为管理人员,崔某享有通过后台发送邮件来向已充值未到账的玩家发放“钻石”的权限。2019年2月,崔某先前认识的“托儿”汪某(另案处理)联系上了他,想要跟他谈一笔“生意”:汪某给崔某提供一批玩家账号,崔某直接将“钻石”发给这些玩家,所得报酬两人一九分成,崔某拿大头。

为了不被公司发现,崔某每次发完“钻石”,都会手动删除后台邮件,所以一直瞒天过海。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游戏的研发公司在一次后台维护时,暂时关闭了删除功能,顿时发现大量异常发放“钻石”的邮件,同时还监控到崔某的账号一直试图删除邮件并联系技术人员,询问怎么回事。种种迹象引起了公司的警觉,在一番调查之后,公司发现崔某私下贩卖 “钻石”的情况,立即报警。与此同时,发现自己删邮件权限被封锁,崔某曾一度害怕想辞职逃跑,但在利益的驱使下,索性破罐子破摔,继续贩卖“钻石”,直到被公安抓获。

科技助力钻石高性价比

要提到区块链技术对钻石产业的帮助,我们就要先追溯到,区块链技术和钻石是如何结合到一起的,让我们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一段历史。 区块链技术在钻石产业的运用可以最早的追溯到2015年5月,一家名叫Everledger的澳大利亚区块链供应链公司成立,这家公司提供

之后经调查发现,原来崔某早在2018年10月仗着公司里只有自己具有职务便利,又懂韩语,就开始独自向韩国玩家低价贩售“钻石”。这一情况,也与公司收到韩国玩家投诉中提到的私下购买“钻石”的情况相吻合。

经查,崔某通过贩卖“钻石”,共违法所得106万余元。

检察官说法:

游戏道具“钻石”本质虽然是一种数据编码,也不能够提现,但它是玩家通过充钱获取,游戏公司也是通过售卖“钻石”盈利,从而体现了交易价值。崔某的行为直接损害了被害单位利益,也破坏了充值玩家间公平游戏的规则。因此,本案中“钻石”具有刑法保护的意义,认定具有财产属性。崔某拥有发放“钻石”的权限,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出售被害单位的游戏道具“钻石”牟利,构成职务侵占罪。

本文源自头条号:新民晚报 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忽悠”全球百年的钻石骗局,却被“中国制造”揭穿?

中国制造业能“闻名于世”,最主要的是其“性价比”非常之高。如今在全球很多国家中,我们都能看见“中国制造”的身影。甚至在“中国制造”的影响下,全球一些“骗局”也因此被揭穿。 最典型的就是,我国制造业将一个百年“世纪骗局”给揭穿了,让人们可以用

作者:钻石人生
钻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