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钻石开采将在2021年恢复正常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纳米比亚央行认为,该国的钻石开采将在2021年恢复正常水平,并在2021、2022两年达到5.4%和14.1%的升幅。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该国钻石产量预计下降24.6%。有趣的是,在四月份时,央行的预计是下降14.9%,而二月份(疫情爆发之前)的预计是上升5.3%。戴比尔

封面图 | 《101 次求婚》剧照
文|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在日本经济最鼎盛的时期,所有男人都被反复问到:「告诉我,在自己理想的女人身上花 3 个月的薪水,是男子汉的行为吗?」
3 个月薪水,男子汉,这两个关键词,把日本男人们刺激得双眼通红,一旦到了那个年龄,他们便揣着工资卡,疯狂涌向珠宝店,买下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大钻戒,送给心上人。女孩们往往在伸出手的那一瞬间红了眼眶,他们一同畅享未来,以为幸福会和手上这颗光灿夺目的钻石一样,永恒、纯粹。
正当这些新婚夫妻面带微笑,盼望遥不可及的未来时,戴比尔斯(De Beers)的经营者们已经数着口袋里实实在在的钞票,笑开了花。毫无疑问,日本是戴比尔斯营销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1960 年代,只有不足 1% 的夫妻会为了婚礼购买钻戒,那时日本婚礼仍然遵循传统习俗「结纳」,钻戒只是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但经过戴比尔斯经年累月的营销轰炸,到了 1980 年代,超过 60% 的夫妻都会选择钻戒作为婚礼信物。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凭借语言的力量,改变一个国家上千年来的传统,是戴比尔斯的拿手好戏,同样,这也是物质极大丰富之后,商业对人类生活的解构与重塑。时至今日,所有节日都在原本的文化意义之外,被赋予「购物节」的重要使命,而戴比尔斯仍然是人们为婚姻投资时绕不开的公司,它推广了钻石业界奉为圭臬的「4C」法则,也曾掌控着全球超过 90% 的钻石矿产。
它是有史以来最古老、也最具野心的垄断企业之一,所经手的钻石生意,一面联结着血腥、贫困和黑暗,一面又象征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这就是戴比尔斯,一家历经百年、塑造整个行业的钻石巨无霸。
01
为钻石找到爱情这个标的物,是戴比尔斯的一大创造。在此之前,钻石是宝石、是神迹、是超自然力量的来源。
考古学家发现,最早期的钻石开采来自印度。两千多年前,印度人在克里希纳河附近挖出了钻石,当作权力的象征献给贵族。这种神奇的石头征服了印度人,没人能解释它为什么透明夺目,却又如此坚硬,大家把它奉为神物。
贵族用钻石做首饰,工匠用它当切割工具,印度教也来掺和,梵语称它为「Vajra」,翻译成中文就是「金刚」。在战斗时,人们把钻石绑在手臂上当作胜利的象征;生病了,吞一颗钻石就能救命;哪怕是有人得了梦游症或者精神病,只要佩戴一颗钻石,就能安神。
古印度人把钻石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快,克里希纳河的钻石就不够用了。为了抢夺钻石,印度大大小小的王朝爆发了无数场战争,但钻石矿还是渐渐枯竭,个头更大的钻石几乎全部集中到贵族手中,失去平民的追捧,这种神奇的石头也失去了宝石之外的属性。
直到航海时代开始后,一位英国船长来到印度,在黑市买下一块重达 140.64 克拉的钻石带回欧洲。这块钻石震惊了欧洲贵族们,当时最具权势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成了它的主人,后来它又出现在拿破仑的剑柄装饰上。这下子,全世界都知道钻石是个好东西了。

耽于享乐的路易十五,爱美人,也爱钻石
但把钻石从贵族的奢侈品中拽出来,变成大众向往的奢侈品,还是戴比尔斯做的事。
1930 年,戴比尔斯准备进军美国市场。和有着长期佩戴钻石首饰传统的欧洲社会不同,在美国,这种奢侈的宝石仍然是黑道大哥的象征,即便是有钱人,也不愿意花费巨资给自己贴上个「黑社会」的标签。戴比尔斯雇佣了广告公司艾耶,希望他们能改变这一刻板印象。
要出手,先调研。华尔街股灾刚刚发生,所有人节衣缩食,每天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在街角救济站排队领粮食。这种时候还让人花钱买根本不实用的钻石,有可能吗?戴比尔斯还真认为有可能。艾耶调查发现,这时人们对未来非常焦虑,不知道什么是确定的,日子就像黑白照片,看不到希望。
扩张的冲动战胜了对时势的畏惧。戴比尔斯告诉艾耶,放手去做,把钻石广告铺满大街小巷,让所有灰头土脸的人都看到,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能够在这种时候绽放光彩,并且始终坚硬如新。艾耶委托了毕加索、德兰、达利等顶尖画家,创造一系列画作,把大大小小的钻石图片和价格表粘贴在这些大师名作下,随着画作广泛传播,钻石也渐渐洗清了「黑社会专用」的标签。
此外,艾耶推出了一系列以死亡为主题的广告,反复告诉人们,当你死亡后,可能会被全世界遗忘,能证明你来过的,只有你所拥有的钻石——永恒的钻石。甚至有一则广告还暗示人们,把钻戒作为婚姻的信物,哪怕夫妻其中一方不幸死亡,钻戒也能代替TA,证明你们矢志不渝的爱情,毕竟「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A Diamond is Forever)。

这种「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进而获得永恒」的概念营销一炮而红,尽管当时的人们连一顿丰盛的午餐都舍不得吃,却仍然愿意掏空钱包,买下一颗钻石,谁能放弃闪闪发光的希望呢?戴比尔斯也成功进入美国市场,而且因为绝大部分商家都不愿意在大萧条时期投放广告,戴比尔斯得以用最低的价格完成了这场营销盛宴。
彼时巴菲特还没上小学,「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这句话,戴比尔斯已经身体力行了。
02
别看戴比尔斯在美国勇闯天涯,刚开始做钻石生意的时候,它也经历过一段迷茫的日子。
1871 年,南非两个农民在自家农场劳作时,发现一个硕大的钻石矿,那时欧洲贵族已经疯狂迷恋钻石,只要守住这个钻石矿,飞黄腾达不是梦。发现人是兄弟俩,来自荷兰,姓戴比尔(De Beer),还没等他们想明白怎么挖钻石,英国人就来了。出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戴比尔兄弟只能同意以 6600 英镑的价格,把这块地卖给英国人。
这时钻石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权力的象征,而权力,就是让别人按照你的想法行事的能力。最初得到那个钻石矿的人还没来得及开采,所有权就被拿走,几经流转,最后来到塞西尔·罗兹(Cecil Rhodes)的手中。1888 年,罗兹拉来第一代罗斯柴尔德男爵的投资,成立了「戴比尔斯综合矿场」。
在此后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戴比尔斯矿场都是全球钻石储藏量最丰富的矿,可笑的是,由它产生的难以计数的财富里,只有 6600 英镑和一个名字,与它的发现人有关。

塞西尔·罗兹
不过罗兹才不管这些,他天生体弱多病,满脑子想的都是做成大事,名扬天下,戴比尔斯矿场就是他能抓住的最好机会。罗兹知道,钻石和黄金、煤炭都不一样,钻石是宝石,越稀有、越珍贵,控制住钻石流入市场的数量,才能借机抬高钻石的身价。
怎么控制数量?只有垄断源头。背靠罗斯柴尔德家族,罗兹在南非大肆购买钻石矿,不久这个国家就只剩下戴比尔斯一家经营钻石的公司了。只要一听说哪里出了新矿,罗兹就赶过去,能买就买,不能买也要晓之以情,告诉对方「只有控制数量,才能让钻石一直稀缺」,争取大家行动一致,在发现新矿山时减产以保证钻石价格稳步上升。
罗兹的苦心经营起了效果,短短十几年,戴比尔斯就从不起眼的南非角落崛起为全球顶尖的钻石矿场,它控制的钻石矿越来越多,全球钻石价格也越来越贵。
王者荣耀s21赛季钻石怎么领取 王者荣耀s20赛季结束为什么没有钻石
王者荣耀下个月如果不延迟就会进入s21赛季,新赛季有的玩家是准备着领取钻石奖励的,以前官方会根据本赛季达到的最高段位来发钻石,那么s20赛季结束还有钻石吗?为什么突然没有钻石了?s21赛季钻石怎么领取?琵琶网小编马上就给大家解答这部分疑问。 王者荣耀s21
到 1902 年,罗兹去世时,戴比尔斯已经掌控了全球 90% 的钻石矿产。因为这些难以估计的钻石财富,罗兹成为英属南非开普敦的国会议员,在他的主张下,南非出台了《原住民土地法》,占人口数量绝大多数的黑人,只能定居在整个国家不超过 10% 面积上。
这就是戴比尔斯最开始的历史,生于强权,成长于垄断,又转而为强权提供后盾,成为夯实南非种族隔离的基石。这一切的源头,仅仅是因为人们对一种石头的莫名喜爱。
03
罗兹去世之后,戴比尔斯真正进入了发展的黄金年代。
尽管两次世界大战把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但戴比尔斯还是见缝插针,巧妙地把「钻石=爱情=永恒」这个价值等式推广到全世界,尤其是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成功营销,让戴比尔斯成为当时为数不多还能大盈利的公司。
不仅是原石,当美国宝石学院(GIA)推出「4C」的评判标准后,戴比尔斯比GIA还积极地推广这一标准,以至于许多人误以为是戴比尔斯提出了「4C」。垄断到一定程度,戴比尔斯开始涉足钻石产业的中下游,分拣、评级、打磨和加工,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戴比尔斯甚至还和 LVMH 集团一起,合资开了 De Beers 钻石珠宝零售店。

4C:切割,净度,颜色,克拉
戴比尔斯在整个钻石行业影响太大了,以至于有人说,钻石的别名就叫「戴比尔斯」。然而商业世界波云诡谲,戴比尔斯的地位并不像它所经营的钻石那样,永远稳定。
1970 年代,一堆关于钻石和商业道德的争议突然冒了出来。先是一位美国前中情局官员爆料,指控戴比尔斯为了避免钻石价格波动,在二战时期限制美国获得战争所需的工业钻石。没过多久,有记者探访非洲,认为因为戴比尔斯炒作钻石价格,导致许多刚独立的非洲国家为了抢夺钻石爆发冲突,而且钻石矿的开采还涉及到雇佣童工的问题。一时间,「血钻」、「冲突钻石」的指责声笼罩在戴比尔斯乃至整个钻石行业头上。
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进步,纳米比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也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利益诱人,大英帝国日薄西山,戴比尔斯素来引以为傲的「垄断联盟」也失去了束缚力,大量钻石流入市场,钻石价格不再无止境地上涨。再加上实验室「人造钻石」的技术日趋成熟,这些肉眼看起来和天然钻石没什么区别的东西,让整个钻石市场分寸大乱。
戴比尔斯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浑水摸鱼、占领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它必须成长为一个专业公司,以权威和公信力,维护自己在钻石行业的声誉。

比起 150 多年前的美国淘金热,当地人在非洲淘钻石不代表暴富美梦,仅仅是生存的要求
理清思路后,戴比尔斯的回击堪称漂亮。它接受了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 plc)收购,成为这家全球矿业巨无霸的一员,以便得到更充沛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随后,戴比尔斯整理手头上的钻石矿产,要求自己的钻石仅从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加拿大和南非四个国家的出产,不接受来自中非共和国、安哥拉等地的「血钻」。不仅如此,戴比尔斯还主动和博茨瓦纳、纳米比亚两国政府合作,各占 50% 的股份,在当地成立了 Debswana 和 Namdeb 公司,经营分级、打磨等业务,把当地出土钻石带来的就业机会留在当地。
至于人造钻石,戴比尔斯的态度也由一开始的不屑,转变为主动接纳。戴比尔斯成立专门的实验室,吃透人造钻石的制造流程,仿照天然钻石的「4C」标准,给人造钻石也定了一套标准,并制造出可以方便快捷检测人造钻石的仪器,把人造钻石和天然钻石从本源上区分开。
此外,戴比尔斯还推出以人造钻石为材料的珠宝品牌,提出「或许非永恒,此刻够完美」的口号,兼顾昂贵的天然钻石和较便宜的人造钻石市场。毕竟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戴比尔斯这样成立上百年的成熟企业,当然什么都要。
于是,当人们为戴比尔斯如今「只有」全球 35% 的钻石矿产而惋惜时,这家横跨三个世纪的企业,已经完美洗清了身上的污渍,成为整个行业德高望重的「老大哥」。在戴比尔斯的官网上写着一句话:「我们很骄傲,戴比尔斯成为了创始人塞西尔·罗兹不希望的样子。」话虽如此,罗兹最初「想干件大事」的心愿,还是靠戴比尔斯完成了。

如今,戴比尔斯已经 132 岁了,在每年情人节、七夕节以及所有有情人的节日,戴比尔斯所建立的「钻石=爱情=永恒」的等式反复出现在男男女女心中,不管新时代人们的家庭观念怎么变化,对美好、永恒的向往,总不会磨灭。
不过,钻石和爱情最相似的地方,不在于永恒与否,而在于过程。大多数钻石原石都奇形怪状,即便透亮,也不太美丽,是戴比尔斯这样精于挖掘人性的企业,把它们收集起来,定级、设计、打磨、出售,最终成为人们熟悉的璀璨夺目的样子。也就是说,钻石的灵魂在于历经打磨找到最美的角度,而爱情或许也一样。
资料来源:
[1]Tom Zoellner: The Heartless Stone: A Journey Through the World of Diamonds, Deceit, and Desire, St. Martin's Press
[2]India Geological Survey: Detailed Information Dossier on Diamond in India
[3]Christopher Montague Woodhouse: Cecil Rhodes, prime minister of Cape Colony, Britannica.com
[4]De Beers Group: Our History
[5]GIA: A Tradi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6]David Kohn: Diamonds: A history, CBSnews.com
[7]Kanfer Stefan: The Last Empire: De Beers, Diamonds, and the World,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图片来自网络
本篇作者 | 毛洪涛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
本文源自头条号:冯仑风马牛 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年产50万克拉培育钻石项目落户经开区
掌上曲靖讯 8月25日,在曲靖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毛建桥,曲靖市科技局局长柯小燕,曲靖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张文辉等领导的见证下, 曲靖市科技局与爱莎米亚(北京)金刚石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年产50万克拉培育钻石产业化生产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70799.cn/?id=1261
- 转载请注明: 钻石人生 于 99钻石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