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发现了一颗442克拉的珍贵钻石,估值1千8百万美金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一家英国钻石开采公司 Gem Diamonds的矿工发现了一颗442克拉的钻石,估值1千8百万美金。 AFP 上周五Gem Diamonds公司宣布在莱索托(位于南非领土内的一个非洲南部的国家)的 Letseng矿山发现了一颗大钻石,被认为是今年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高质量钻石之一,这
你好哇,感谢您点击我的文章,这里是后浪科普,一个什么都懂一点的账号,如果你不知道学什么,可以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成长。
不知道大家的七夕都过的怎么样,有没有买钻石喜结连理的?今天我就想讲讲钻石的故事,钻石这个东西我们都很熟悉,尤其是有女朋友和有老婆的人更懂,至于为什么没有提前讲?我怕提前讲了你和女朋友讲道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错,作为一个单身狗,我今天就是要狠狠地吐槽一下这个多边形闪闪的石头。

我们都知道这个钻石其实就是由碳组成的,这是法国的大化学家拉瓦锡在1773年做实验发现的,而钻石最早是在三千年前的印度就被发现了,那时候钻石主要就是僧侣们在用,主要是装点一下寺庙神像什么的,这个时候都还很小众,一直到了十五世纪印度的钻石开始渐渐被流传出去,那个时候钻石基本上都在印度,所以印度有着悠久的打磨加工钻石的历史,直到今天那也是印度加工打磨的钻石是最好的。
这个钻石流入东方基本上是碰钉子,因为我们那个时候主要还是喜欢玉石之类的东西,你看包括后来的清宫剧里也是,皇宫贵族都是喜欢戴玉扳指,没听说哪个贝勒戴个钻石戒指,所以说咱们这边一直到近现代以前,钻石这玩意没人认。

不过欧洲当时还是打开了一个市场的小口子,欧洲人就喜欢新鲜玩意,当时的贵族骑士就喜欢把钻石镶嵌在马鞍或者佩剑上,欧洲人还有个习惯就是喜欢送佩剑。你看《权力的游戏》里只要是瓦雷利亚钢打造的剑就送来送去的,虽然是个小说,但是这个传统十五世纪那会是确实有,取而代之的不是瓦雷利亚钢剑而是镶钻的剑,这个时候起就给钻石添加了一层礼品属性。
那让我们噩梦开始的那个历史性大事件是啥?那就是1477年,男士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一年,在这一年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大公马可西利安一世和法国公主玛丽订婚,当时就送了玛丽公主一枚钻戒,这个事件是历史记载第一件送钻戒的事件,打开的钻石的新属性,也改变了未来几百年后50%人类以上的命运,而钻石就这样从印度到欧洲完成了传播的两步走,然而至此钻石依然还是相对小众的,只能算是众多宝石中的一种。

真正改变命运的一刻还得是从近代说起,到这不得不提的一个名字,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钻石商戴比尔斯公司,这个公司成立于1870年,创始人是一个叫塞西尔·罗德斯的年轻人,有人说这个公司背后其实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控制,这个年代确实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叱咤风云的时代,而且据说当时塞西尔·罗德斯确实是有募集大量资金的记载,当时英国罗斯柴尔德家族当家的是莱昂内尔和纳撒尼尔父子俩,是不是幕后主使咱们不知道,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确实是投资了这个公司。
好了咱们再说回钻石,当时这个导火索是啥?1867年在南非的奥林琪河边一个小男孩玩耍的时候捡到了一颗22克拉的钻石,因为在此之前那所有钻石都是印度出产的,所以这个事件那就引发了一场非同寻常的陶钻热,这么一来钻石产量增大也就导致钻石价格的下跌,就在此时戴比尔斯公司就横空出世并且收购和兼并了90%以上的钻石开采业务,戴比尔斯凭借一己之力在几十年间控制了钻石的价格并且营造了钻石稀缺的假象。但是这也造成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戴比尔斯公司内部积压的钻石越来越多了,怎么处理这些钻石就成为了他们的天字第一号难题,而且随着这个钻石矿在非洲一个接一个的被发现,这个戴比尔斯公司说实在的有点扛不住了,然后这个死局一直到1938年才迎来了新的拐点。
戴比尔斯找到了纽约的艾耶父子广告公司,这个广告公司不得了,他们就从四百多年前玛丽公主的这个钻戒中获得了灵感,打造了在人类史上至今为止都堪称最强的一系列营销套路,他们利用杂志讲故事、电影植入广告、到处张贴广告牌等手段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攻势,向人们传递一种信息就是钻石是求婚必配的,而且这个钻戒的价格必须要男方一个月到三个月的工资,后来二战结束后艾耶公司就推出了那个经典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这个广告语暗示人们出售自己手中的钻石即使不算是对爱情的背叛至少也是一个被鄙视的事情,这个就又控制了已经出售的钻石重新回到了二级市场从而导致钻石价格下跌的情况,而且后来电视的出现更是把钻戒作为订婚标配的思想传遍了千家万户,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这种思想已经根植到了几乎每个美国人的内心深处。

钻石也能怀孕?你还别不信,这是世上首颗怀孕钻石
昨天七夕,很多人在朋友圈应该被狗粮吃撑了吧,对于单身狗来说,说实话这个节日没有多大关系,虽然总是强调“单身一直爽,一直单身一直爽”,但是到了这个虐狗的节日,总会有种“柠檬树下柠檬精”的感觉,出于好奇又或者是手贱,于是点开了朋友圈,一打开各种
这还不算完,戴比尔斯公司拿下了整个欧美市场之后,到了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他们又把目光锁定在了二战后经济腾飞的日本,这一次就是钻石三千多年来第一次攻陷了亚洲市场,通过日本那买钻石的传统就终于传到了中国,而在中国据说仅仅是在三十年前还没有这种传统,而就在今天已经有30%以上的新娘都戴上了钻戒,你说这个钻石的宣传有多么成功?
甚至有人认为这个结婚送钻戒是西方一个很悠久的历史传统,事实上这个所谓的传统其实连一百年都不到,这个广告乘着战后经济复苏的东风,把一个本来在上流社会流通的普通的石头给赋予了象征坚韧爱情的这么一个意义,并且把它推广到了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家里,让他们付出至少一个月到三个月的生命来证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在这个过程中男人们买的已经不是块石头那么简单了,重要的是它象征了求婚男子对爱情的承诺,而女子拿到了这个钻戒后也象征了她们对爱情的守护,那你就不会轻易拿去卖掉。

从创造消费再到打击二级市场,这无疑是一个一举两得堪称完美的营销,甚至在当时日本很多年轻男女们其实都表示对钻戒都不是那么感兴趣,但是因为观念在那摆着,男人们都认为结婚买一个钻戒是自己的义务,而女人们也都认为守护钻戒是自己的义务,这个就了不起了,可以让一个不喜欢你产品的人花三个月的工资去买你的产品,而到手后她又不会因为不满意产品而把你的东西卖掉,你说厉害不厉害?
可见这个已经不是说是一个简单的营销策略,这个完全就是创造了一种文化,在这个戴比尔斯赚得盆满钵满而我们利用这个钻石象征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时候,有些地方的人民可是深受钻石之苦,我们市面上流通的钻石其实是有三分之一是来路不明的“血钻石”,什么是“血钻石”?看过李奥纳多的电影《血钻》的朋友们可能很清楚,这个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所谓“血钻”就是非洲一些国家政府很腐败无能,很多钻石开采业都被军阀控制了,这些军阀就压迫当地百姓去挖钻然后卖给发达国家,赚取的利润就用来扩充自己的势力,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当地百姓受到的压迫越来越厉害,而军阀们势力却越来越大,有的工人那不甘心就开采的时候就夹带私货想拿出去卖钱,他们就把装钻石的这个小袋子口儿上系个细线,另一头系在自己的牙上然后吞下去,等安全带出去之后再吐出来拿去卖,这个办法后来就被军阀发现了,再有发现有系牙线的人那是当场就开膛破肚取钻,所以说这个真个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沾血的钻石。

说了开采的环节自然也要说说打磨的环节,前面也说了这个钻石的加工打磨印度是一把手,印度打磨出来的钻石那是最上乘,在这个全世界有大约92%的钻石都是印度人打磨加工出来的,他们的技术牛到什么程度?印度是唯一一个能把一颗盐粒那么大小的钻石磨出58个面的国家,但是你知道这些精致的成品钻石是怎么来的吗?大家可能想不到这些钻石都是童工打磨出来的,他们在恶劣的环境里忍受着肺部可能会留下永久性后遗症的危险,而且每小时只有0.1美元的收入。
你说在这个恒久美丽的钻石背后是不是有着一个并不美丽的出身?在这个开采环节和打磨环节上居然能把成本压缩到这个程度,而我们却要用三个月的工资证明自己的爱情,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这也可见这个行业是有多么的暴利。
听了这些关于钻石的故事你以后是不是可以理直气壮的跟你的女朋友说这个钻石它是罪恶的根源,它让第三世界的人民陷入了无尽痛苦的深渊,所以我们能不能以后订婚的时候就不要买钻戒了?当然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女同志们都不会因此而放弃梦寐以求的钻戒,如果你是像我一样买不起钻石的男同志们不妨可以去试一试(先说明,我没试过啊,我凭实力母胎单身到现在的),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个钻戒买完了之后大部分女同志基本上都不会再戴。

最后我声明,成功与否都和我没关系,评论里别喷我就行,我要是能试,我肯定先给兄弟们试水,但实力实在不允许。
本文源自头条号:后浪科普 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非洲矿工挖到一颗重442克拉的钻石,价值高达1.25亿
钻石通常被视永恒的象征,可以代表坚贞不渝的爱情,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最值得注意的是,钻石还有着价值不菲的价格。近日,非洲一处矿山挖出了一颗罕见的大钻石。 据外媒报道,这件事发生在非洲莱索托的莱森矿。当地一名矿工偶然发现了一颗罕见的大钻石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70799.cn/?id=1253
- 转载请注明: 钻石人生 于 99钻石网 发表